凯联资本产业研究院:10张图回顾2022动力锂电市场
2023-02-06 胖猫 【 字体:大 中 小 】
全年动力电池产量和装机量保持高增速
据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2年全年国内动力电池产量545.9GWh,同比增速148.5%;国内装机辆294.6GWh,同比增速90.7%。
上半年同比增速明显高于下半年,产量增速领先于装机增速,动力电池出口数据无法完全解释产量-装机量差值的现象,引发对于局部过剩的担忧。
磷酸铁锂装机增速明显高于三元锂
从正极材料区分来看,2022年维持了自2021年以来磷酸铁锂相对三元锂电的优势。磷酸铁锂全年装机183.8GWh,占总装车量62.4%,同比增长130.2%;三元累计装车量110.4GWh,占总装车量37.5%,累计同比增长48.6%。
宁德时代占国内装机份额48.2%,低于21年
2022年宁德时代在国内的累计装机142GWh,市场份额48.2%,低于21年的52.1%,主要系比亚迪和中创新航等厂商的份额提升。
磷酸铁锂路线上,比亚迪已经对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形成充分挑战;三元路线上宁德仍是一家独大,排名第二的中创新航装机仅宁德时代的五分之一。
电池产业出海进行时
2022年动力电池企业的出海成为热议,无论是产品的直接出口还是海外建设生产基地,都是国内技术及产能对外输出的体现。
直接出口方面,国内动力电池厂商累计出口68.1GWh,占总产能的12.5%。
2022年下半年,宁德时代、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国轩高科、远景动力、亿纬锂能等厂商都已经在欧洲、东南亚及美国等地规划了电芯产能,这些产能将在2023-2024年左右释放。
锂盐价格暴涨动摇了下游产业的盈利基础
2022年上半年主要锂盐价格快速突破50万元/吨之后,一直徘徊在50-60万元/吨的高位,极大动摇了中下游产业的盈利基础。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背景下,全球锂矿资源争夺战越发激烈,“有锂走遍天下”成为2022年全年至理名言。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价格涨幅高于NCM正极材料
无论是磷酸铁锂还是三元锂正极材料,均与锂盐价格走势极度正相关,而磷酸铁锂又受到磷酸盐产能及价格走势影响,价格涨幅高于三元正极材料,尤其是NCM523材料。
车用磷酸铁锂电芯报价区间已经涨到0.76-0.89元/Wh
据鑫椤锂电的数据,磷酸铁锂电芯的报价区间已经从22年年初的0.59-0.68元/Wh上涨到年底的0.76-0.89元/Wh,平均报价抬升明显,且报价范围也有扩大。
电芯报价的上涨意味着自年初开始,大部分电池厂商开始有节奏的逐步将原材料成本上涨转移到下游车企身上,现阶段动力电池至少占整车成本的40%以上,车企实际的议价权有限。
由价格暴涨催生的供给增加,正在形成对价格的压制
2021-2022年中的材料短缺导致了各环节价格暴涨,也催生了产业链的整体扩产,至2022年底,四大主材及添加剂价格已经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其中以电解液降价幅度最大,隔膜价格最为坚挺。
从高工锂电研究所预测的国内材料产能有效利用率来看,现阶段各主要材料的产能利用率均不高于70%,尤其是负极材料和六氟磷酸锂的产能利用率已低于50%,不排除在2023年出现更进一步的产能过剩。
电池材料创新,固态和钠离子是两条主线
2022年新一轮的动力电池技术创新主要由“电池结构+电池材料”两条主线驱动,电池结构层面的创新主要由电芯到Pack再到车辆底盘的物理结构需求所驱动,电池材料层面的创新主要由降本和性能提升所驱动。
电芯结构层面,刀片+叠片电芯和4680大圆柱电芯引领了2022年全年的技术热度。
材料层面,除钠离子和混合固态电池外,磷酸锰铁锂、无钴正极、硅系负极、LiSFI电解质等创新材料的产业化也在稳步推进。
二级市场盈利数据——利润堆积于中上游
2023年伊始,A股上市公司开始披露归母净利润预期公告,从2023年1月6日至1月20日时间段内披露的年度盈利预期来看,锂电中上游公司普遍获得了较高的利润同比增速,尤其是积极布局上游锂矿开采、盐湖提锂的矿业公司,和拥有较好销售渠道关系,货源稳定的中游加工公司。

猜你喜欢

华为效仿苹果减碳,供应商有了新烦恼


4月新造车遭遇滑铁卢 :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吉利拟收购“魅族”官方回应:推进高端手机研发


汽车基础软件市场规模即将破百亿,谁会是中国“博世”?


远景的碳中和大棋局:十年一百个新园区,减掉一个日本的碳排放 | 碳案


FA也开始集体补课新能源了


比亚迪对部分车型再次调价 上调幅度3000元-6000元


碳中和,钱从哪里来?


双碳人才需求一年扩10倍,供给跟不上怎么办


大众汽车计划推出新纯电平台,最高续航里程或达700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