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发 | 打造肿瘤介入治疗平台型企业,「科睿驰医疗」获数亿元D轮融资
2021-12-30 【 字体:大 中 小 】
36氪获悉,肿瘤介入创新型平台企业科睿驰医疗已完成数亿元D轮融资,由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领投,中金启元等联合跟投,浩悦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本次融资将用于公司新一代栓塞微球以及其他肿瘤介入治疗产品线的研发。
科睿驰医疗成立于2015年底,是一家专注于肿瘤介入领域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的平台型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在深圳和北京均有获得GMP认证的万级生产厂房,现已获得7张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围绕肿瘤介入治疗领域,科睿驰重点布局TACE疗法的肿瘤血管介入栓塞微球产品(各类载药微球、空白微球)和精密介入支援类产品(微导管、球囊微导管、可调弯微导管等)。
所谓TACE,即经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其原理是通过栓塞材料堵塞肿瘤的供血血管,引起肿瘤组织的缺血坏死。多项实验数据表明,TACE联合其他治疗方式(如手术、消融、免疫及靶向治疗等)拥有更加明显的肿瘤治疗效果。
企业供图
依据《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TACE已被推荐为肝癌的一线疗法。根据国内肝病治疗专家观点,肝癌治疗也逐渐形成以TACE为中心的局部联合系统治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全球最新癌症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约1929万例,中国以457万的新发病例数位居全球新发病例人数第一。在所有肿瘤中,中国的原发性肝癌新发病例为41万、死亡人数约39万,位居所有癌种第二位,满足肝癌治疗的需求迫在眉睫。
此外,据了解,TACE疗法的作用机理适用于大部分富含血运的实体肿瘤,随着疗法的推广和临床询证证据的积累,TACE未来也势必会造福更多类型的患者。除肝癌以外,肺癌、乳腺癌、子宫肌瘤、前列腺癌等都将是TACE发挥的重要“战场”。
根据Data Bridge预测,到2028年,TACE中栓塞微球的市场规模将达34亿美元;预估整个TACE应用市场规模可达百亿美元以上。在中国,每年TACE手术量接近70万例,年增速高达20%以上。截至目前,TACE依然是一个竞争不充分的蓝海市场,随着TACE疗法的推广和普及,尤其是载药微球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化,未来的TACE市场增长也更加值得期待。
企业供图
据悉,科睿驰栓塞微球产品已完成全部临床入组,预计会成为国内第2家获得上市许可的企业(首家为恒瑞迦俐生生物);另外,其管线中的带球囊微导管、可视化微球、广谱载药微球皆为国内首创,契合TACE疗法精准化和均一化的手术发展方向。
如今,TACE疗法在临床上的重要程度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栓塞微球(尤其是载药微球)有极高的研发、专利及生产壁垒,是汇集合成化学、生物化学、微电子、药理学、免疫学等知识体系作为支持的复合型产品。
具体来说,物理上,微球的性能需要兼顾刚性以及弹性;微球主要通过微导管植入,注射过程中会被压缩,因此微球需要在到达病变部位时迅速回弹,这取决于微球的弹性。在压缩过程中,微球必须具有足够的刚性,以避免被压碎。对载药微球而言,药物洗脱率也十分关键。微球的合成方式决定了微球的性能,而合成方式则是各个厂家的核心机密并均构建了相应的专利防火墙。
截至目前,中国市场上已上市销售的厂家仅三家:麦瑞通、波科、恒瑞,其中国产厂家仅有恒瑞一家。
除肿瘤血管介入产品线之外,科睿驰还布局了创新型肿瘤能量介入治疗产品线,构建肿瘤介入治疗整体产品解决方案。此外,科睿驰在血透通路以及心脑血管介入领域也有商业化产品。
延伸阅读
微创介入势不可挡,「科睿驰医疗」获数亿元C轮融资

猜你喜欢

折磨1.7亿中国人的病,还没得到重视


上市20年,“中药制剂第一股”深陷名利场


阿里第4次向阿里健康注入资产,持股比例增至近64%


牙齿正畸这门生意,也到了出海时代


「Moving Analytics」心脏护理公司获2000万美元A轮融资,扩展虚拟心脏康复服务


国外创投新闻 | 美国在线兽医初创「Dutch」A轮融资2000万美元,“即时咨询+药品配送”让宠物医疗更便捷


聚焦康复医疗智慧化,「中航创世」获近亿元B轮融资


2025年每个居民有1个电子健康码,但此码并不是防疫健康码


2024年中国创新药十大谜团


中国城市医疗资源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