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前,旅游人最难的日子要过去了
2022-05-30 胖猫 【 字体:大 中 小 】
01
大理这座小城,游客肉眼可见越来越多了。
上周日,我去了苍山脚下的一个露营市集。 说实话,真的被吓到了,摩肩接踵的游客仿佛 大 年三十的庙会 ,举眼望去,想在 露营帐篷下愉快地喝咖啡、吃冷锅串串、聊人生简直一位难求。
恍惚间,有开旅行社的朋友从大理古城发来战报,一批批旅游团开始扫街,此等盛景恍若疫情前…
有做民宿、酒店的朋友,也私信我这个周末前所未有地满房,连夜上调端午房价…
没有了清明,错过了五一,端午是2022上半年最后一个小长假,也可能是酒旅人今年生意最好的一个小长假。
就这几天光景,四川、广西、福建、黑龙江、山东、甘肃、江西等多地恢复跨省游,即使疫情一直比较严重的北京也传来连续2天无社会面新增确诊病例的好消息。
5月31日开始,北京的古北水镇、欢乐谷等景区将有序恢复营业,未来一段时间,若环球影城若也能重新营业标志着北京人挺过了最难的日子。
除了仍在为“复工复产”奋战的上海,全国已具备在端午前实现“跨省游自由”,接下来几天,我们应该还能看到一些省市推出相关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部分机场进入已不再查验48小时核酸,为旅客出行创造便利条件。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称,根据海口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要求,5月25日起,美兰机场取消所有出港旅客及接送机人员需凭48小时1次核酸阴性证明方可进入航站楼的政策要求。
当更多的“非必要”已经失去意义,广州、深圳、成都等地的居民已经按捺不住,开始计划出来透透气。
这是端午前的好消息,也是旅业人久旱逢甘霖的一剂强心针。
02
出行市场确实出现了一些解冻复苏的迹象。
说起来,过去的半年,“必要”的事构成了我们封控生活的主体,例如疫情造就的紧急状态,使得活着是必要,那其他“非必要“都可以舍弃。
可问题在于——人间是由无数个“非必要“组成的。
比如人总是需要出来透透气的,出不了国就跨省,去不了外地就周边,周边也去不了就找块草地搭个帐篷。
“非必要”的旅游需求被强行抑制,间接导致了露营的突然爆火, 而当市场稍微松绑,酒旅行业往往会波动反弹。
以北京为例,5月29日,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的酒店、民宿、农家乐恢复正常接待服务。消息发布当天,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北京民宿搜索热度环比上涨300%。
身边困在北京的朋友直言,“最想找的就是京郊能带游泳池的院子,这段时间又热又闷,实在是太难熬了…”
旅游业是个韧性很强的行业,即使上半年持续遭遇各地疫情封控升级的重击,但灵魂对自由的渴望不会消亡,旅行、商务等需求也始终存在。
在即将过去的5月,有多少居民经历了“全域静止\静态\静默管理”,就有多少颗悸动想出去旅行的心。
说白了,这几年旅游从业者要摆脱的永远不是疫情本身,而是“受困于疫情”这个现象。
事实上,在当前的清零政策下,既然我们无力改变,要追求的也一定不是毫无限制地开展旅游业,而是认清现实,在夹缝中努力寻得一线生机。
现在很多业者内心都有一堆灰烬,又冷又乱,那正是失去自我后的迷茫,但把很多问题困难都推给制度体制,那就是太偷懒的行为,也只会让自己支付更大代价。
其实,从积极角度来看,以欧美或者亚洲邻国作为参考,我们看到一旦旅行限制放宽,并且出行自由恢复,旅行需求就会急剧飙升,这绝非偶然现象。
最近,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IATA)对来自全球 11 个国家/地区(含中国)的 4700名受访者进行了一项调查,其中57%的受访者预计将在疫情得到控制后的两个月内出行,72% 的受访者将尽快出行因为他们积压了太久的旅行、探亲、商务需求需要释放。
旁观者清,洲际酒店集团CFO Johnson亦称,“过去两年左右的经验表明,一旦解除疫情封控限制,中国市场的需求确实会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样迅速恢复。”
这意味着我们不能放弃每一个市场好转的信号与契机。
哪怕这些机会稍纵即逝,抓住的人总能赢得些许喘息的时间,为下一次封控来临前储备更充足的弹药。
03
现在,2022年最难的时候即将过去,但你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很多旅游业同行似乎仍然有些后知后觉,而对于旅游供应链中的公司来说,当务之急是尽可能完整地保留供应端人才,这个行业的人才禁不起再度流失了。
这些年,许多在疫情期间被解雇的员工已经找到了其他代替工作(比如黄山导游去采茶),导致劳动力高度紧张,旅行社老板兼职计调、财务,酒店投资人为了节省成本,亲自上阵打扫卫生并不鲜见。
值得一提的是,已经复苏的欧美旅游市场面临同样的情况。
虽然旅游业复苏了,但在英国,去年超过十分之一的员工离开了酒店业;在美国,4 月份仍有约 200 万个休闲度假和酒店工作岗位短缺,远远超过疫情之前。
当旅游市场复苏的时候,我们捉襟见肘的人员储备能否应付急剧增加的客流?
旅游业是服务业的一部分,服务质量的好坏取决于人才浓度,这段时间尽可能留住核心员工,至少先不裁员,是每个酒店、景区、旅行社、民宿老板在暑期来临前要做的事情。
其次,培育游客们的出行信心而非杀鸡取卵。
非常理解很多旅游行业创业者们半年颗粒无收后,寄希望于端午一波“狠赚一笔“。
但不要忘了,当下国内整体经济并不稳定,中国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消费力的下降导致游客出行对旅游产品选择时会更加谨慎,对价格也更为敏感。
比方说,我们看到最近很多航空公司临时提升了票价,导致不同航班乘坐飞机的乘客大幅下降,背后原因与“不到75%上座率的航班将得到政府补贴“有关,由此,一些航司打起了”赚补贴“而非卖票赚钱的心思。
这种扼住出行需求端的行为对于提振旅游业并无益处,一家正常经营的公司不可能永远靠补贴苟活。
当行业出现一丝曙光时,旅游行业各部门要通力合作,才能迎来游客加速回归。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猜你喜欢

淄博“烧烤效应”能在三线城市持续复制?


研报里的五一酒旅市场:超预期与放低预期


游客还在山川湖海,旅行指南却没人用了


被积压已久的旅行需求报复性释放,携程业绩复苏强劲


今年双十一 ,最先卖爆的是旅游?


中国游客,涌入马来西亚


从一座城到一家小吃店,年轻人的旅游目标正越来越“小”


旅行装,美妆护肤市场的下一个人气赛道


中国游戏地理,五一出游“入坑”指南生放送


淄博烧烤带火山东民航,新机场规划筹建中,山东机场员工:好久没这么忙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