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屡败屡战的海外团队,“终于”迎来了裁员
2021-12-08 【 字体:大 中 小 】
从去年北半球主要国家不约而同地掀起反垄断的浪潮,到如今互联网企业最为核心的业务广告开始“承压”,也意味着互联网行业冬天真的要来了。而在这个冬天对于部分互联网企业来说更是尤其的“冷”,就在日前爱奇艺被传出大规模裁员的消息后,短视频赛道巨头快手也身陷裁员风波。
近日有网友在脉脉上爆料称,快手或将裁员30%,并且国际业务的裁员已经开始。同时还有相关媒体的报道显示,快手此次裁员是减少薪资水平较高的员工,部分为100万元以上的员工,同时还将从12月开始劝退低绩效员工。事实上,互联网企业年末裁员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并且正如以往一样,裁员通常也总是从边缘业务或新业务开始。
据业内人士分析,快手此次裁掉“贵的员工”或是为了优化人员成本,而对海外业务“动刀”,则更多的是因为其国际化表现一直不太理想。要知道,如今快手的日子和爱奇艺一样并不太好过,但其比爱奇艺要强的地方则在于,短视频依然是当下国内用户一种重要的娱乐方式,是目前互联网行业中为数不多依然还在保持增长的赛道。
裁员最大的作用,无疑在于短期内立竿见影地改善现金流,而这也在侧面证实了快手如今的现金流可能已经没有去年那么健康。在快手方面此前公布的今年三季度财报中显示,其净亏损达到了48.22亿元、同比暴增401.4%。而自上市后就低于预期的财务表现,也使得其股价从最高点的420港元跌到了现在的81.5港元,跌幅达80%。
同时,在快手第三季度的财报中还有这样的一组数据,即销售及营销开支由去年同期的61亿元上涨至110亿元,同比涨幅达到80.3%,但如此巨大的投入,换来的是其上市以来单季度用户日活首次突破3亿、达到3.2亿,同比增长17.9%。大手笔的投放稳住了快手作为互联网厂商最为核心的指标“日活(DAU)”,但同时也拖累了现金流,再加上相对低迷的股价表现,所以也让外界有观点认为,手中余粮不多的快手自然是只能收缩战线。
那么,快手为什么会选择率先对国际业务“动刀”呢?按照正常的逻辑,在国内互联网渗透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的情况下,出海毫无疑问成为了互联网厂商获得新增量的重要方式,国际业务本应成为快手一个极为重要的增长引擎,却在此次裁员中首当其冲。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样反常的操作大概率是因为快手的国际业务一直表现不佳,甚至于到了需要用一场大洗牌来进行重塑,如今Tiktok的月活已突破10亿,而相比之下快手国际版Kwai的月活则为1.5亿左右,两者之间已经有了数量级的差距。
事实上,用“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来形容快手的国际化业务或许是恰如其分的。并且就与国内短视频市场的进程一样,快手其实也是先于抖音启动国际化征程的。早在2017年初,快手就在越南等区域率先上线了国际版Kwai,并曾在越南取得过双榜第一的成就。而与之相对应,则是张一鸣在今日头条2017年会上宣布2018年的两大战略是全球化+短视频。而就连让字节跳动在海外大放异彩的TikTok前身Musical.ly,快手彼时也曾参与竞购,只是出家不如前者高而丢掉了这一标的。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之所以快手在出海上落后于字节跳动,以至于让TikTok率先成势,最终出现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局面,战略没有持续性可能才是其中的核心元素。快手在2017年时以Kwai作为武器在海外攻城略地,彼时主攻韩国、印度、巴西市场,在来自猎豹移动刘新华的带领下,其海外团队采用的是借助大规模广告投放来获取用户,并很快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因为用户留存表现不佳,彼时的快手掌门人宿华以此为由叫停了烧钱换增长的战略。
此后,快手国际化的首次尝试陷入低潮期、团队也风流云散,而随着2018年12月刘新华的离职,也代表着其第一次国际化尝试被按下了暂停键。直至2019年,伴随着字节跳动的抖音和TikTok在国内与海外市场两开花,快手的国际化战略也在当年9月再度重启,由联合创始人程一笑亲自出马,并推出了面向东南亚市场的Snack Video。然而就在快手开启了在2020年春节前冲击3亿DAU的“K3战役”后,大量资源重新被投入国内战场,也让第二次国际化尝试搁置。
到了2020年春季,随着“K3战役”的胜利,快手的国际化又双叒叕一次被提起。此次,快手则选择了多点开花的战略,在中东和南美市场继续做Kwai、在北美市场推出Zynn,以及东南亚的Snack Video,然而三个地区三款产品所带来的却是“重复造轮子”和严重的内耗,毕竟每个团队都希望获得更多的资源,最终因为Zynn牵扯到网赚被下架,也让快手的出海又一次告一段落。
最后就是在今年夏季,快手将Kwai中东、Kwai拉美和Snack Video进行合并,作为未来在海外市场的唯一产品。在许多观点看来,快手在海外屡战屡败,除了彼时海外市场环境变化这一外因之外,关键的内因表面上看是砸钱拉新后留不住用户,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或是其避开了几乎所有的正确选项,犯了与雅虎等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犯的同样问题。
世纪之交的美国互联网巨头在国内市场遭遇了本土化问题,二十年后,中国互联网巨头在海外同样也遇到了这一问题,不得不说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而快手的本土化远不及TikTok,在某种程度上或与快手的运营理念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快手做海外业务早期是没有陆军的,只有远程指挥的空军。”
不对用户做任何刻意的事、对产品保持极度克制,以及让社区生态自然生长其实一直是快手的产品哲学,但这种策略对于先行者来说是可行的,所以其也凭借着这一点在国内的五环外市场肆意生长。但随着快手在海外市场失了先机,并且短视频毕竟是内容产品,吸引用户的是内容、留存用户的也是内容,这时就需要极强的运营能力持续地进行社区建设。
并且在这一方面,快手与字节跳动堪称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据TikTok海外达人的说法,TikTok本地的运营人员会高频率的与本地网红达人保持联系,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快手在国内多次或明或暗地表示与所谓的“六大家族”没有联系。因此在没有足够重视本地化,也缺乏精细化运营能力的情况下,再加上TikTok这个强势的竞争对手,其在海外市场扩张又焉能不败。
因此如今的问题,就是在TikTok已经成了气候,甚至于让Meta都如坐针毡的情况下,快手要如何重启海外战略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36氪经授权发布。

猜你喜欢

60万人在直播间,等拉夏贝尔破产清仓


国外创投新闻 | 为创作者搭建在线社区,「Circle」获得Tiger Global领投A轮融资,估值已达2亿美元


2021年中国新消费产业10大事件


一年卖20亿颗的“溜溜梅”,撑得起休闲零食的大生意吗?


独立于Tik Tok,Fanno能否承载字节海外电商的野心?


天猫微信抖音开放外链将如何影响美妆品牌流量生态?


新能源车险和二手车业务,新势力们表示“我全都要”


我们从抖音、快手、视频号共同看到了这10大视频发展趋势


元宇宙之战还没开打,小扎就先让了张一鸣半子


36氪领读 | 一个人高度自律的3个迹象


开公司前期最重要的三要素!!!


阿里前端第一人AI创业首秀,要做全球内容创作者的GitHub,公司俩月估值过亿,5k人排队内测

设计一套成就系统,让生活像游戏一样好玩


向版权流氓说再见,微信公众号上线AI配图功能

教老外认花花草草,就能月入8000万?

最招恨的“劣迹网红”:暴揍老头,年入5亿

抖音爆火的“拆盲盒”直播,是如何将昂贵的废品卖给消费者的?

低至4元的柠檬水,凭什么赚钱?

2分钟找到契合你的小众市场

牙齿正畸这门生意,也到了出海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