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用得好的产品经理,有多可怕?
2022-01-20 【 字体:大 中 小 】
大家好,我是穆宁。
今天我们聊聊产品经理如何正确使用思维导图。
先抛结论,思维导图这个工具已经被好多大v“妖魔化”了。
这个工具是否有用,我们需要辩证的去看。作为一款风靡欧美的学习方法,它一定是具备可取之处的。
但是如果没有掌握它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何针对自身需求及场景,以及思维特点去使用思维导图,那你即使做一万张思维导图,依然丝毫无法对你的思维起到锻炼作用。
一、思维导图的起源与定义
首先,我们需要先回顾下思维导图的起源与定义。
一般说来,大家知道思维导图是通过托尼巴赞的《思维导图》这本书第一次听说了这个概念,或者是从网上、其他人的文章中看到的。
思维导图的优势在于∶ 可视化的理解领域知识、创意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其实有一个一直被大家忽略的问题∶ 什么是思维导图?
那么托尼巴赞提出的思维导图是怎样的呢?见下图∶
可以看到,一般思维导图的特点为∶
有一个中心概念(Playing made easy)
从中心概念延伸出去的分支
从分支延伸出去的分支。
用明亮的颜色、图像代替文字来进行表现。
看起来很棒,对不对?但其实这限定了"思维导图"的使用范围。托尼巴赞所描述的思维导图可以用于 ∶创意、整理想法、拓展思路等等工作上。
但是用它来理解科学,理解物理? NO, NO, NO..
所以,思维导图的起源根本目的是应用于创意思维、头脑风暴的训练。随着工具的慢慢普及,开始逐渐向整理想法,手账等方向延伸。
但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名字里有个 “图” 字啊!
大家请看下面这张图,你在网上随处可见的思维导图学习文档:
你以为我要夸他吗?
并没有。
请问这种文档,和你照着书抄一遍目录有什么区别?
写少了就是个目录,写多了就是按着目录全文抄。
早八百年被九年制义务教育淘汰的东西,为什么还要拿出来被炒冷饭?
且不说你做这样的思维导图要花多久时间,问题是做完了之后:
你真的会认真看吗?看过之后有对你的思维起到训练作用吗?
二、如何理解与使用思维导图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应该如何使用思维导图?
下面我给出一个自己使用思维导图时的心法理解使用场景下概念之间的联系,选择合适的思维导图。
常见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有∶
顺序式∶例如数学概念。在你没学正整数之前,怎么可能学有理数呢?抑或表示计算机算法的"流程图"。
发散式∶例如想创意想法时。
枚举式∶没啥逻辑关系。
网络式∶ 例如人际关系、社交网络、知识网络等等。因此针对每种不同的概念关系,选择不同的导图结构。
顺序式-->鱼骨图 / 流程图
发散式 --> 常规思维导图
枚举式-->表格
网络式-->有向图 / 无向图 / 表格
对应到具体的使用场景上时,你会发现思维导图其实十分有用。
为什么?因为我们对图像的理解能力远远超过文字理解能力。
我们的大脑天生就是GPU,而不是CPU。
抄写目录就说抄写目录,别再把自己标榜成思维导图好吗?
所以,做思维导图的关键,在于四个关键因素,分别是:“思”、“维”、“导”、“图”。
思:你的 目标 是什么?你想通过思维导图理解什么?
维:对 总体 进行梳理,而不是局部。对学科进行梳理,而非对某一本书进行梳理;
导:梳理项目彼此之间已经要存在 关联 性,环环相扣;
图:用 图形 去加深理解与记忆,而非照搬文字。
01 思
大脑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能创造无数种可能性。思考,很关键。我们幼时的经验让我们形成了私人逻辑,会用固定想法去看待事物;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经历让我们形成了了一套自己的思想模式,思考逻辑,导致我们对事物的分析、理解开始固化。
而绘制思维导图则是对我们“思”的一个挑战,一个锻炼,这是为什么呢?人的行为是以目的为导向,那么绘制思维导图的第一步是要考虑目的:
你想要获得什么?你的驱动力是什么?
一层层的抽丝剥茧,你能抛开目标的表象,清晰的剖析到你的终极目标——这需要不断的练习和积累,需要过程。
思,痛并快乐着。
02 维
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会局限于特定的几个维度,这跟我们的习惯有关,在处理某些信息的时候,尤其明显。思维加上了笼子,如何放飞自我?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打开思维的笼子,让思维多元化。以MECE为原则,在垂直和水平的方向找到不同类别的立足点,让思想的维度从深度和广度上加强,从而更具立体感和完整性。
格式塔心理流派提出“整体大于局部的总和”,我个人觉得思维导图的理念与之相同,它的思维体现更重视整体感而不是将局部整合。
维,让大脑飞一会。
03 导
方向,也很重要,思维会把我们导向何处?是坚决按照我们的目标前进还是误入歧途?思维导图的导向性在于它的线条和绘制逻辑。
画直线会让人产生紧张感,而画曲线会让人相对放松,同时在视觉上会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由主干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图形特别像人类的神经,当神经元被激活的时候,它们就像脑图中的线条一样一级一级的展开,这种高相似度能引起大脑共鸣,因此更容易接受信息。
绘制导图的逻辑在于:确认主题-确定框架-运用色彩-内容延伸-补充插画-思考关联,环环紧扣,首尾相互联系呼应,形成闭环,非常缜密,对于我这种跳跃性思维的人来说,非常有启发,有锻炼思维的作用。
导,一切行动听指挥。
04 图
思维导图最后的呈现方式有三种:全图、全文、图文,根据你所展示的对象来决定。全图是非常考验绘制者的功力的,不仅要美观大方,还需要让别人看懂;全字很适合做快速的笔记,不需要在图上消耗太多时间;
图文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好看好懂好记忆,图片配上文字,相辅相成。
当然,这也是对绘制者关键字提炼和图像力展现能力的综合考验。
图,别说话用心感受。
三、用案例讲解 如何使用思维导图
下面我用我自己最近画的几个思维导图的案例,给大家介绍究竟应该如何使用思维导图这个学习方法。
比方说,我最近在学习用户运营的相关知识,首先定位我的需求,是想要了解某一个概念知识,属于发散型。对照发散型知识的图形选取类型,选择普通思维导图,于是我利用xmind工具绘制了下方这张图。
比方说,我最近在梳理B站的商业逻辑。任何商业逻辑一定是打造闭环及生态网络,所以是网络型的知识。而网络型的知识,应该使用有向图、无向图或表格,所以我利用processon工具,绘制了下图。其实某种意义上更像商业画布。
再比方说,我最近在为学员整理产品从需求到上线的全流程。整个上线流程一定是伴随timeline开展的顺序工作,那么跟明确我需要通过流程图的形式去进行表达。所以我利用processon工具,绘制了下图。
所以,任何学习工具都存在它的价值。你是否了解了这个工具的定义、起源,使用场景和你面对的问题具体是什么。
工具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个“器”,说简单点就是最常见的灵魂三问:你是谁,你从哪来,你要到哪去(你怎么用)。
说的复杂一点,就是你的思维,你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见下图。
以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产品思维模型”(ID:muningtalk),作者:穆宁爱喝vodka,36氪经授权发布。

猜你喜欢

回望2021:激光雷达井喷式上车,这一年发生了什么?


2021 年这些商品价格上涨最多,第一名和每个人都有关系


继抖音、快手之后,B站也花1.18亿元拿下支付牌照,背后有何用意?


洛阳市与360合作,打造城市数字安全能力体系;振华重工与上海电信合作,打造数字化制造基地 | 36氪大公司数字创新指南1203


估值上百亿、开店数万家,2021年度大消费领域最“卷”赛道


一个Web 3信誉系统的新框架(上)


一款不肯赚钱的游戏爆红,它的抄袭者正被全网“追杀”


杨紫,是个投资大佬


网易云音乐重启IPO 独家版权走向终结后,行业竞争拼什么?


2个月炒出一个10倍股,九安医疗为什么这么妖


开公司前期最重要的三要素!!!


阿里前端第一人AI创业首秀,要做全球内容创作者的GitHub,公司俩月估值过亿,5k人排队内测

设计一套成就系统,让生活像游戏一样好玩


向版权流氓说再见,微信公众号上线AI配图功能

教老外认花花草草,就能月入8000万?

最招恨的“劣迹网红”:暴揍老头,年入5亿

抖音爆火的“拆盲盒”直播,是如何将昂贵的废品卖给消费者的?

低至4元的柠檬水,凭什么赚钱?

2分钟找到契合你的小众市场

牙齿正畸这门生意,也到了出海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