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困难,不让老年人因智能技术运用而影响就医
2022-09-06 胖猫 【 字体:大 中 小 】
图源:unsplash
近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卫生健康信息化工作进展与成效。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在会上介绍,国家卫健委将努力回应和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不让老年人因为智能信息的应用而挂不上号、看不成病、办不了事。
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信息化确实明显提高了医疗效率,但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在新技术方面的使用比如终端产品的操作、预约挂号或者移动支付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使用不太方便的情况。
毛群安介绍,在医疗服务的组织管理过程中,国家卫健委始终关注老年人群看病就医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数字鸿沟”问题,始终注意在政策制定和工作推进过程中给予解决。一方面,要让老年人共享数字红利,推动数字健康产品易用好用。另一方面,对于确实不能或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保留必要传统渠道。
基于这些考虑,在“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便民惠民行动中,明确就适老化问题作出安排,包括坚持传统服务方式和创新服务方式“两条腿”走路;畅通家人、亲友或者家庭签约医生为老年患者代为办理一些信息化服务的渠道;进一步优化网上预约挂号、网上问诊等相关技术与服务流程等。
近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推进老龄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203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4.2亿左右,占比将超过30%。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为13.90%,比2010年提高了4.98个百分点;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约1.48亿,占老年人口55.83%。
报告指出,大力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为老服务行业和领域进行适老化转型升级,为老年人提供友善服务。坚持传统服务方式和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推动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困难。

猜你喜欢

全球药企的围追堵截,百亿美金靶点巨变时刻


布局生物数据记录和管理平台,「斑马鱼」获近千万元天使轮投资


创新药「烧钱一哥」看到盈利曙光?


首发智能自适应一体化放疗平台,「医科达」再加码中国本土化布局


牙齿正畸这门生意,也到了出海时代


C轮融资1.4亿元,解决千万员工的“家庭照护难题”


用AI进行RNA测序、预测人健康变化,这家美国公司将免费向公众开放


15分钟“采样圈”背后,第三方医学实验室迎大爆发


最会赚钱的健康企业,聚集在哪些城市?


医美巨头重资下注的新风口,谁在悄悄“抢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