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计算机行业回购情况梳理,行业明年风格将如何演变?
2021-12-20 【 字体:大 中 小 】
在过去的两年中,计算机行业的整体表现经历了较大的波动,股价持续初于横盘震荡的走势,相较于新能源汽车、元宇宙、碳排放等主题的走势显得并不强势,结构性行情的特征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过去一年的计算机行业却爆发了密集的回购风潮,借着股价的震荡调整期在具有吸引力的价格区间进行密集回购,以此反应对企业未来前景的“看多”。
01 AH计算机股回购梳理
随着计算机行业公司的震荡回调,对于自身和核心产业抱有自信的A股/港股上市企业率先开启了回购。从历史来看,产业资本的市场嗅觉更为敏锐,接着股价回调进行回购,可以在未来进行股权激励、或是减持获益的时候锁定成本。
同时,回购也能够给市场传达出管理层对企业未来前景的坚定看好,以及业绩再创高峰的充分信心。从公告用途上来看,多数公司是为了在后续进行员工持股、激励计划所做的“弹药储备”。
以中国证监会行业指数成分股计算,共有85只计算机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回购,回购金额达到了人民币69亿元。其中回购金额超过一亿元的企业有19家,恒生电子、用友网络、天融信、新大陆、广联达、绿盟科技六家公司的回购规模超过了3亿元;从市值规模来看,超过千亿元的公司有国电南瑞、科大讯飞、用友网络三家;从回购金额占市值比率来看,佳发教育、汇纳科技、初灵信息的回购金额占市值比重超过了3%。
相较于A股,港股计算机行业上市公司中进行回购的企业仅有15家,但回购的金额达到了人民币34亿元,约为A股回购金额的50%。其中大部分为腾讯控股的回购贡献。从回购金额来看,回购超过一亿元的上市公司有腾讯控股、网龙、联易融科技-W、百融云-W、金山软件五家;从市值角度来看,超过百亿市值的企业有腾讯控股、金山软件、联易融科技-W、网龙,从回购占比的角度来看,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为天鸽互动、百融云-W、网龙、新纽科技、金邦达宝嘉。
从计算机行业的回购情况来看,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IT类企业回购的情况最多。A股回购的计算机企业中,细分行业属于IT服务领域占比达到了42%。结合上文分析,IT领域新技术方向的细分龙头有望成为目前计算机行业的核心赛道。
02 行业年度走势浅析
自2020年3季度以来,计算机行业指数经历了为期一年半的震荡调整,尽管社会环境整体处于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但计算机行业中的价值型公司普遍经历了较为深度的回调,其结构性行情特征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1)行业属性所致
计算机行业天然具有科技属性,其产业整体持续具有较强的增速与成长空间,整体调研难度偏高。另一方面,国内传统计算机企业70%的公司涉及政府类采购(包括政府、军工、金融、电信运营商、教育、能源、医疗等),订单的不透明使得公司的前瞻与稳定性难以保证。
在经济下行环境下,较高的经济不确定性会带来市场风险偏好的降低,而调研的困难程度又导致计算机企业的跟踪难度大,往往只有企业自身能够把握发展情况,难以受到市场青睐。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GDP增速陡降,宏观经济大幅衰退,计算机行业则回撤明显,收益表现不佳。
(2)基金抱团瓦解
2021Q3,公募基金持有计算机市值占净值比1.06%,占股票投资市值比3.93%,无论是占净值比还是占股票投资市值比,都位于2013年以来的历史底部区域。基金的抱团自茅台2021年2月崩塌以来明显弱化,持仓集中度降低情况明显。
在配置方向上,云计算、大安全、智能驾驶、金融IT、企业级服务、工业软件等仍是基金较为青睐的领域,并在具体标的选择方面持续优化。
03 2022年风格或向均衡发展
计算机板块进入震荡期后,往年投资计算机行业的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正常而言,企业的盈利能力、现金流水平、业绩增速会共同构成“不可能三角”。一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都有可能对应着上述三类指标的“取与舍”。业绩增速是成长要素的重要指标,而盈利能力与现金流水平共同构成了价值要素,从而在市场上形成了所谓“成长”与“价值”的风格对比。
2021年二月以来,疫情的向好预期促使市场风格发生演变,由价值导向成长。但经济下行的趋势又促使计算机行业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情况:高增速的小市值公司历经了一年估值修复,价值型头部公司同样历经了一年半的估值消化。在计算机行中,两种极端风格的企业都未能在这一年半中有较好的表现,反倒是风格较为均衡的企业得到了市场的挖掘,取得了较为亮眼的市场表现。
基于上述的分析来看2022年的计算机行业,在疫情影响未消退,经济未能寻得下行拐点的背景下,在风格上或将延续2021年的“均衡”风格发展。持续高景气以及价值型、低估值且积极回购的标的有望被市场挖掘。
在行业领域,诸如能源IT、软件定义汽车、大安全等有政策基础,持续维持高景气的计算机行业以及SaaS、金融IT、医疗信息化为代表的价值型计算机企业有望得到持续关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满投财经”(ID:mantoucaijing),作者:满投财经,36氪经授权发布。

猜你喜欢

小众品类拥抱资本,2021年餐饮赛道吸金超469亿


36氪首发|「合滨智能」完成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致力于研发智能超声机器人


极目生物CEO胡海迪博士:「创新科技+轻松医疗」,打造眼科领域新商业模型丨36氪专访


八大机构心中的“元宇宙”:正处雏形探索期应警惕三误区 新产业细分赛道凸现新潜力


中国车市规模有望蝉联全球第一,新能源车全年销量或突破340万辆


后流量时代,App该如何做好商业化?


这个赛道迎来史上最惨烈破发潮,投资人:做好过冬准备


理想主义者自救指南


张一鸣瞄上了女玩家的钱包


进一步布局元宇宙,中文在线成立全资子公司


开公司前期最重要的三要素!!!


阿里前端第一人AI创业首秀,要做全球内容创作者的GitHub,公司俩月估值过亿,5k人排队内测

设计一套成就系统,让生活像游戏一样好玩


向版权流氓说再见,微信公众号上线AI配图功能

教老外认花花草草,就能月入8000万?

最招恨的“劣迹网红”:暴揍老头,年入5亿

抖音爆火的“拆盲盒”直播,是如何将昂贵的废品卖给消费者的?

低至4元的柠檬水,凭什么赚钱?

2分钟找到契合你的小众市场

牙齿正畸这门生意,也到了出海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