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值得关注的12项技术
2022-05-25 胖猫 【 字体:大 中 小 】
编者按:我们最初对基因编辑、人造器官、元宇宙和宇宙飞船的预测,看起来并没它们现在发展的那样超乎想象。这些曾经的“未来技术”已经实现,且比预测的有了更大的飞跃。或许,我们现在对未来技术的预测,也会是一样的结果。我们要把眼光聚焦在无限的可能上,向前看,而不是回头看,这样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本文列举了2022年已经实现的“未来技术”以及对于另一些潮科技的愿景。一起来看看吧。本文来自编译,希望对您有帮助。篇幅原因,本篇文章分两部分刊出,此为第一部分:
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曾经写道:“我们预测的未来技术已经实现了,只是还尚未普遍流行。”
亲爱的读者们,你们当中有些人可能在 150 多岁时依然能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甚至在更遥远的未来能够保留自己的头脑和心跳。这听起来挺不错,是吧?还有更令人惊叹的事情在后面呢。未来,你的孙女暑期可以在月球上实习,而她的儿子可能会把他的思想上传到电脑里来逃避死亡。
我这样说一点也不夸张,可能还低估了未来技术的发展。在过去一年里,我们已经见证了技术的飞跃。以下这些就是人们曾经期盼的、现已实现的“未来技术”及其愿景:
1. 使用基因组编辑工具“CRISPR”编辑DNA(Deoxyribonucleic acid,脱氧核糖核酸),治疗遗传疾病
CRISPR 是一项依靠两个关键分子编辑 DNA 的技术。一个分子叫做 Cas9 (是一种蛋白质),具有类似生物剪刀的功能,用来切割目标基因组。它不仅可以切割特定位置的 DNA,还能编辑(删除、更改或添加)DNA。另一个分子是一种酶,它作为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定位系统),为 Cas9 精准地编辑 DNA 提供精确的坐标。
CRISPR 主要应用于关闭或替换致病基因,治疗疾病。关闭或替换导致的变化不会延续到患者子女的基因序列上,CRISPR 的应用不会打乱人类固有的基因排序,这一点消除了人们对 CRISPR 的应用可能会带来风险的担忧。
就在 2021 年 9 月,两项独立的 CRISPR 实验成功地使失明者复明。其中一名患者是在接受治疗大约一个月之后复明的,在恢复视力的那一刻,他看见了一辆红色轿车从身边驶过,这是他失明多年之后第一次重新看到颜色。更引人注意的是,在实验中首次使用了注射方式。采取的做法是,研究人员从病人体内取出患病细胞,在实验室中把它们编辑好,然后再将它们注回患者体内。这一技术突破给那些遭受“不公平”基因痛苦的患者带来了希望,可明显减轻他们因治疗而承受的痛苦。
CRISPR 骇人的用途在于:
用 CRISPR 来设计超人类婴儿。目前,技术上已经可以实现用 CRISPR 编辑胚胎,让他们拥有漂亮的脸蛋、完美的体型、更长的寿命和聪明的大脑。
只有人伦道德和国际禁止协议才能阻止超人类婴儿技术的应用。但是最终,无论这件事是好是坏,总会有人打破规则,将这件事变成现实,因为我们人类总是要在突破中前进。
2. “神经链接”(Neuralink,美国神经科技和脑机接口公司)将心灵感应变成现实
2021 年初,Neuralink 的研究人员用一只名叫帕格(Pager)的猕猴做实验,把 1024 个超薄电极插入它的大脑。试验将这个可爱的猴子和电脑连接到了一起。
然后,让帕格反复玩一个简单的电子游戏,以此调整 Neuralink 在实验中应用的算法。它边玩边喝着香蕉奶昔,玩了几个小时之后,Neuralink 通过心灵感应成功破译并顺应了帕格的意图,让它玩自己想玩的另一个名为 Pong 的游戏。
Neuralink 的一位发言人说:“神经链接绝非魔法,Neuralink 之所以能测出猴子帕格的意图,是因为仪器使用链接记录破解了来自它大脑的电信号。”
该公司的下一个研究目标是,让瘫痪病人仅仅通过大脑活动就能使用电脑和手机。因为这类人群不能移动操纵杆或点击鼠标,所以让病人想象手部运动来实现真正的运动,也就是做心理练习。
展望未来,Neuralink 打算让人类与人工智能交互,甚至把人类的大脑上传到电脑上。这两个项目都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我们现在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是因为量子理论起到了关键作用。
3. 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展示出量子计算(Quantum Computing)的力量
量子计算是数学专家们称之为“组合优化”的领域。
当我们分析具有许多选项的项目(比如,投资什么股票,哪些药物一起使用最有效,制造电动汽车成本最低的方案是什么等等),想从中提取最好的解决方案时,就会用到量子计算。
这样说,大家还是感到太抽象吗?
举个例子吧。假设,我们想让 10 个人围坐在餐桌旁,要找出最佳组合让他们尽可能愉快地度过这个夜晚。我们要从 300 多万种选项中选择这个最佳组合。没错,经典电脑能帮我们找到这个组合。但如果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择,它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因为传统的计算机必须逐一地去计算所有可能组合的选择。
而量子计算机却能同时分析这些选项组合,相比经典电脑,量子计算机在更短的时间内就能找到结果。参考下普通电脑和量子计算机的耗时:普通的计算机需要一周才能完成组合计算;而 IBM 研发的新量子计算机只需一秒钟。没错,只需一秒钟而不是一星期。
IBM表示:“我们预计,使用 Eagle(量子计算机名称)的用户将会了解未知的计算领域”。IBM 的目标是将量子计算机扩展为范式转换系统,这样就能够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最紧迫的挑战。
4. 可注射芯片成为现实
2021 年 5 月,哥伦比亚工程学院(Columbia Engineering)一个团队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论文,描述了迄今为止最小的芯片。它和尘螨一样大,只有通过显微镜才能看得到。更引人注意的是,它不需要配置电线或补充设备,它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系统来工作。
由哥伦比亚工程公司提供的设备结构简图
这种芯片是一种医疗设备,它可以在被植入的身体部位收集生物信息,通过超声波蓄能并传递信息。
研究团队表示:“我们想弄清的是,到底能开发出多么小的功能芯片。芯片尺寸的大小对于开发无线、微型化的可植入医疗设备来说,应该是革命性的。这些设备可以感知不同的东西,可以在临床上应用,并最终被批准用于人类。”
我重申一下:这种芯片还没有被批准用于人类,当然,也还没有被批准用于新冠病毒疫苗,而且很可能永远也不会被批准使用。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和宇航员可能会成为这种芯片的第一批应用者,因为他们都需要持续的监测。
5. 星际飞船飞入轨道
在太空探索中,完全可以重复使用的火箭是难以寻觅的“圣杯”(Holy Grail,意为珍宝)。它们不仅将太空发射的成本降低了 100 倍,还减少了被丢弃在轨道上的金属垃圾。
2021 年 5 月,SpaceX 公司在其德克萨斯州南部的设施基地上空成功地试飞了一次。星际飞船在此次试飞中飞到了 6 英里的高度,在几次反复演习后,它都优雅地降落在了起飞的地方。
星际飞船的总工程师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表示,星际飞船在每次飞行中可以携带 100 公吨的重量。
在星际飞船的各项性能均达到标准之后,SpaceX 公司将批量制造飞船,为人类将来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和在火星上开拓殖民地提供动力。与此同时,也将继续收集有关外太空的信息。
6. 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Space Administration,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利用迷你直升机探索火星
2021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的“毅力”号探测器(Perseverance)在火星上登陆了。此举目标是分析火星的陆地概况,寻找火星上过去和现在存在的生命迹象。
“毅力”号最先发回了我们的邻居行星的美丽照片。然后,它派出了一架小型直升机,目的是测试它能否在火星稀薄的大气层中飞行。这架小型直升机在飞行中完美地完成了长达 30 秒的悬停动作。测试结果表明,现有的飞行技术在火星上完全可行!
NASA 的发言人史蒂夫·尤尔奇克(Steve Jurczyk)在一次发言中说:“我们不知道(迷你直升机)到底能飞行到哪里。但今天的测试结果表明,天空已不是它的飞行极限,至少它已突破了火星。”
虽然迷你直升机不携带摄像头和传感器,但未来在火星上飞行的设备可能会携带。我们现在能够做到让小型直升机在火星上飞行,下一步就是利用这一技术飞跃,更好地了解火星这个人类的第二家园。
7. 为人类和机器人设计的智能衣服
想象一下:有这样一套衣服,能分析身穿它的人的动作然后给出更好姿势的建议;有这样一副冬季手套,可以当成遥控器使用;有这样一个私人教练,能全天候地指导自己;有这样一种应用技术,自己的祖父只需要举起一根手指就可以和我们视频。
没必要再想象这些了!因为麻省理工学院(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iogy)已经把我们的想象变成了现实。
MIT 的研究人员已经研制出导电纱线,用它织出可以感知压力的纺织品,作为制作服装的“布料”。他们还为其匹配了一种算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目的是将纺织品转化为潜在的应用,且不仅仅应用于人类。
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寿万(Wan Shou)说:“想象一下,能感知压力的纺织品被做成服装后,从此机器人就不再是没有触觉的了,穿上这种服装,它们就像我们人类一样,也会有‘皮肤’了”。有了具有感知功能的“皮肤”,机器人将能更好地分析自己周围的环境,并在动作中进行自我纠正。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麻省理工学院研制的智能纺织品适合大规模生产。也许在下一个服饰流行趋势中,盛行的将是超级英雄穿的服装,就像钢铁侠的衣服一样,只是不带金属、激光和枪支。
8. “深度思考”(DeepMind,谷歌旗下公司)破解了生物之谜
2021 年 7 月,谷歌旗下的 DeepMind 成功突破了生物学上的“重大难题”,即“蛋白质折叠问题”。简单地说,他们在很小的范围内成功地预测出蛋白质是如何工作的。
实现这一突破的团队以一种谷歌常用的方式,将自己的发现发布在一个免费的可搜索数据库中。目前,科学家可浏览到 35 万多个蛋白质结构,他们将利用这些蛋白质开发更好的药物,加速实验,甚至用它们来应对瘟疫。
为了更好地理解蛋白质折叠问题,可以把自己的身体想象成一个超级复杂的谜题,它由显微镜可见的碎片组成,这些碎片会以成千上万种方式组合起来。我们身体的每一种表现,都对应着这些微小结构的组合。这样就出现了生病、抵抗病毒攻击,以及治愈的现象。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生物学家都认为,尽管蛋白质折叠问题是个生物学难题,人类还是能够解决的。但是,解决它需要大量的计算能力,这就是这个问题 50 多年一直被困在原地,没有解决的原因。
就在 2021 年 7 月,谷歌开发了一种人工智能算法,专门用来解决这个问题。
9. 一家澳大利亚公司设计了一种高科技人造心脏
第一颗高科技人造心脏被命名为 BiVACOR TAH。它被设计成“一种长期的装置,可以取代病人原有心脏的全部功能。”
BiVACOR TAH 的使用寿命是 10 年。它的尺寸足够小,可以植入儿童和妇女体内,动力足够强大,可以满足年轻男子锻炼时心血管对动力的需求。但因为是自动装置,耗电量大,每次使用需充电 10 小时。
对未来人造心脏的设计要求是尽量不植入体内,并使用无线技术,这将取代目前的便携式组件。“人造心脏将给患者带来无与伦比的自由,帮他们打破心脏病对生活的限制,重返美好生活”。诚然,使用了人造心脏后,他们也会成为第一个真正的半机械人。
10. 聚光太阳能越来越受欢迎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聪明的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Archimedes),使用死亡射线保护了家园,抵御了入侵者。据说,当时,阿基米德使用抛光的盾牌将阳光聚集到一小块区域,燃烧了远处的罗马战舰。
虽然这个故事的准确性仍然让人怀疑,但它所涉及的技术却是非常真实的。太阳能(Solar Energy)公司利用这一技术在液体中捕获热量,用来驱动涡轮机发电。这就是聚光太阳能发电(CSP,Concentrated Solar Power)。
CSP 具有使用廉价技术储存大量能源的能力,这是它的主要优势。CSP 工厂使用类似于热水瓶的储热器来储存热量,而不是将电能储存在昂贵的电池中。只要有电力需求,就会将热量转化为电能,且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零。
多年来,CSP 的发展有些缓慢,但就在最近,南非的一项发展计划可能会推动它的发展。自 2016 年以来,该国一直在谋求建造 CSP 太阳能塔(CSP Solar Tower),但遗憾的是,计划一直未能执行。
直到 2021 年,南非政府终于与新投资者达成协议,重新启动了该项目。即将建成的电厂将发电 100 兆瓦,能为 20 万个家庭提供所需电力,每年可减少 440 吨二氧化碳排放。希望这一项目能激励其他国家跟随节能减排趋势,或者鼓励他们应用更多的绿色技术。
11. MIT 和联邦聚变系统(CFS, 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核聚变
核聚变发生在太阳的内部。是氢原子相互碰撞形成氦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我们可以在地球上复制同样的过程:建造一个反应堆,使其产生的能量比消耗的多,同时几乎不排放废物。
换句话说,核聚变相当于无限的绿色能源。
怎样才能建造这样一个反应堆呢?需要用到两种技术:微波炉(是的,就像我们厨房里的那种,但稍微复杂一些)和超级磁铁。但是,要让超级磁铁在反应堆中发挥作用,需要的条件相当苛刻。
人类能找到的最适合反应堆的磁铁,只有在冷却到几乎绝对零度时才能工作,精确地说是 4 开尔文,这样的条件,需要使用重型机械和大量的能量才能满足。2018 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和一家名为“联邦聚变系统”的初创公司共同研制“更少冷却”的磁铁。如果能使用这种磁铁,那么核聚变的实现会更容易,成本也更低。
2021 年,一种被称为 SPARC 的超级磁铁被研制出来了。
SPARC 能产生 20 特斯拉(Tesla)的磁场,如此强大的磁场,足以举起 12 辆货车,在这样的强力下,这些货车简直就成了小螺丝钉一样。SPARC 工作需要的温度是 20 开尔文,而不是 4 开尔文,从数字上看,这似乎是一个微小的改进。可实际上,相差的这 16 度意味着 SPARC 工作需要的空间比一般的超级磁铁少 40 倍,同时也消耗更少的能量。
科学委员会里有句名言:“核聚变永远是 20 年后的事”。但 SPARC 的突破使这种说法不再可信,因为它使核聚变的实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12. 元宇宙竞赛将妙趣横生,值得关注
元宇宙是一个由软件构建的世界。除了细微之处的不同,它很像在线角色扮演电子游戏(像游戏《魔兽世界》World of Warcraft 那样?)。在元宇宙里遇见自己的老板是很平常的一件事。
我们在网上能做的所有事情,在元宇宙里也都可以做,比如工作、娱乐和约会。但我们在这里的体验会更有沉浸感和互动性。
元宇宙到底是现实的平行空间,还是现实的另一层空间,尚无明确说法。换句话说,它可能依赖于虚拟现实(想想电影《头号玩家》 Ready Player One)或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想想托尼·斯塔克的眼镜 Tony Stark’s glasses)而存在。
尽管扎克伯格(Zuckerberg)将 Facebook 更名为Meta,但那也只是与元宇宙同名而已。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明 Facebook 是元宇宙竞赛中的唯一参赛者,对其下注绝非明智之举。斯科特·加洛韦(Scott Galloway)教授说的在理,苹果公司(Apple)和英佩游戏公司(Epic Games)似乎更有能力构建并商业化元宇宙。
苹果将组合使用 Airpods 与 iPhone 屏幕,创造出一种优雅的增强现实。Epic 将使用身临其境的虚拟现实耳机打开一个通向幻想世界的大门。Epic 创建的第一个元宇宙应用可能会是游戏,但之后的应用可能会包括其他领域,如工作和旅游。
激烈的元宇宙竞争预计会催生新的硬件和软件。(可以看一看,去中心化价值互联网 Web3 到底是什么)
附加赠阅: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ie Token,NFTs)和 Web3
NFTs 和 Web3 本身并不是技术突破,而是用途方面的一个巨大飞跃。收藏家和交易商对 NFTs 的交易日趋兴旺,交易额从 2020 年的 1 亿美元激增至 2021 年的 220 亿美元。创造者、艺术家、甚至一些公司都挤上了 NFTs 宣传的列车,似乎很享受这趟商业旅程。
目前,最常见的 NFTs 应用是在艺术领域,但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应用出现。例如,我们可以使用 NFTs 的不可替代性来确保应用的真实性,如颁发学术证书,制作游戏内道具,设计(数字)时尚等等。
但是,为了使上述这些应用成为现实,我们需要构建新的应用程序,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构建 dApps。dApps 是“去中心化应用程序”(Decentralized Apps)的简称,它的构建要依靠建立 NFTs 的技术。没错,也就是要依靠唯一的区块链技术。
概括地说,Web3 是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版本。从表面上看,这一新的网络将与现代互联网一模一样。但是,它却有一个额外的优点。在 Web3 环境中,我们除了能够与在线平台互动之外,还可以拥有自己的管理权。
换句话说,在 Web3 上说什么或者如何管理个人数据,将不再像之前的网络那样由少数几个人决定。而是由你和我,用户,通过投票来决定。
仅仅出于这个原因,NFT 和 Web3 不仅应该在这个列表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还可能成为其中最大的亮点。
结论
也许,我们最初对基因编辑、人造器官、元宇宙和宇宙飞船的预测,看起来并没它们现在发展的那样超乎想象。或者将来的发展对现在的预测来说,也会是一样的结果。毕竟,我们没有能力预见未来。我们的大脑总是装着自己过去的经历,也就是自己最了解的东西。
说到这里,我再次引用吉布森的话:“当我们的过去总是与自己形影不离时,在我们人生的任意时刻,它都有可能会出场。如果它现在出场了,将来也会。”
所以,也许我们应该向前看,而不是回看过去,要聚焦那些无尽的可能性,这样,才会有一个更加光明的明天。

猜你喜欢

改名换命:除了Meta还有哪些改了名字的大公司


生成式AI来了,我们还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吗?


年终工作总结怎么写?最全攻略看这里


病急乱投医:会员店后,商超又盯上折扣店


开会总往前排坐,爱主动表现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红杉高榕,投了一位北大85后男生


资本纷纷加码,虚拟的偶像与“不虚拟”的商业价值


最前线 | B站公布百大 UP 评选标准:专业性、影响力、创新性


锂电池何时被超越?


不要迷信算法,会变得无趣


功能饮料暗战:年轻人把便利店变成「同仁堂」

开公司前期最重要的三要素!!!


阿里前端第一人AI创业首秀,要做全球内容创作者的GitHub,公司俩月估值过亿,5k人排队内测

设计一套成就系统,让生活像游戏一样好玩


向版权流氓说再见,微信公众号上线AI配图功能

教老外认花花草草,就能月入8000万?

最招恨的“劣迹网红”:暴揍老头,年入5亿

抖音爆火的“拆盲盒”直播,是如何将昂贵的废品卖给消费者的?

低至4元的柠檬水,凭什么赚钱?

2分钟找到契合你的小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