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 > 分享

碎片时间拉开人生差距?我是这么看的

2022-03-28 胖猫 【 字体:

不知道你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时间越来越少了?

尤其是对于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的上班族来说,时间越来越稀缺。

假如你在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工作,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会投入在工作中,高频的需求对接、复杂的任务处理、紧急的截止日期和跳老高才能摸得到的业务目标,几乎能消耗掉你一天的精力和时间,回到家里就想休息。

flomo 主理人少楠在文章《为何知识资本将胜过金融资本》[1] 里说,以前,我们的父母辈能在 23 岁大学毕业以后,就可以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安稳过完大半辈子。但现在的技术更新太快,人们需要持续学习。少楠说在现在的职业生涯里,特别努力,但是没有从连续高强度的工作中抽身出来,进行深度思考和学习的人,将会成为「知识高危人群」。

那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吗?我也有这么想过!之前有段时间,我会在每次上下班通勤的时候,去听一些知识付费的音频节目。但总因为在骑车时看着来往的车辆和路,被周边的花草树木吸引,思考着早餐吃啥,往往都会走神儿,听完这段音频后,我会自然地处理成「我已经学过」。

前两天,我去阅读之前听的专栏文章,发现这些文章虽然感觉有点熟悉,但是仔细一看,其中的内容逻辑和知识仿佛从来没见过。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我不禁开始质疑自己之前的学习和思考习惯,在碎片时间学习碎片的知识是不是真的有用?

碎片时间与学习

我们先对「碎片化时间」做一个定义,即抛开主线任务以外的,零碎空闲时间。这些空闲时间,大多会发生在走路、吃饭、开车、洗澡等场景里。 

按照一个普通的打工人来说,一天的时间是很稀缺的,除开工作、睡觉、娱乐、聊天的时间,我们所剩的学习时间就很少很少。于是,我们可能会尝试在碎片场景中,寻求知识的获取。有学习和进步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是它未必是有效的信息获取方式。

为什么碎片化时间不利于学习?

用碎片时间学习,目的大多是为了让自己认知有所提升,让自己对周边的理解更接近真实的世界,以此来去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但效果往往差强人意。

《五种时间》[2] 里说,现代社会中,我们在受到手机信息干扰后,再重新进入到专注状态里,需要花费 25 分钟。这个时间不一定精确,但就算只需要 15 分钟,那也算很多的碎片时间了。所以,想要用碎片时间来进行深度学习,几乎不可能。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碎片信息很害人,但其实问题不在于碎片化学习的知识产品上,而是在我们对有效信息的处理方式上。

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

「刘言飞语」主理人刘飞之前有过这样的分享,2019年他一直在外出开车,一路上需要听一些东西打发时间,于是打开了得到听一些知识的音频,但是他觉得太累了,而且没办法保持注意力一直听,后来他切换成了听播客,播客内容比较随意,就像是在旁听几个好友在餐桌上聊天一样,这样他一口气听了很多,也逐渐在碎片时间里喜欢上了听播客,并且随后自己也开通了自己的播客「三五环」[3]。

知识付费和播客的区别是什么?

知识付费的音频的内容是结构严密、且包含很多信息量的,有时候前面的信息是你理解后面信息的逻辑基础,如果错过了,后面就听了个寂寞。更要命的是,当你洗澡、跑步、散步的时候,就特别容易走神;播客则不需要你总是全神贯注,你有一搭没一搭听着就行,听个乐呵,不用有太多的功利的目的。 

这里要介绍两个重要概念,即人们获取信息的两种模式:专注模式(Focused mode)和发散模式(Diffuse mode)[4]。专注模式应该很好理解,就是我们在认真专注地学习、思考、做题、工作的状态。发散模式则是一种放松的思考方式。

如果按照场景和需求进行分类,知识产品更适合在专注模式下被获取,播客则适合大脑处在发散模式被收听。 

这里有一个关键点,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不能兼容并行,就好像两个人不能同时掌控一个汽车的方向盘。当我们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如果一直紧紧盯着屏幕,绞尽脑汁思考,就很容易钻牛角尖。但如果你跳出来,让自己进入发散模式,你往往会联想到之前从未想过的概念,然后把它结合在你的作品中。 

爱迪生在思考到问题瓶颈时,手里抓着几个轴承滚珠,在半梦半醒状态的发散模式下游览想法和概念,当滚珠掉在桌上时,会惊醒他,紧接着,他就会进入专注模式,集中整理零散的想法,最后解决问题。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交替着用,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碎片时间要怎么运用?

up 主老蒋是一个对信息接收和处理很钝的人,比如看完一场电影后,他无法在第一时间给出对电影的看法和分析,曾经尝试做一个火箭现场发射观测的 Vlog,但录制时看着镜头一句话都说不了。但他能持续不断产出深度思考过、逻辑严密、充满诚意的内容,不到一年时间成为 B 站 1% 的知识类 up 主,抛开 B 站前两年对知识区 up 主的流量扶持计划,这和他个人的思考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他喜欢在平时琢磨一些事儿,可能会就着一个人文社科相关的主题,进行持续的思考,在大学期间,他甚至可以一连两周里,不管吃饭、打球、走路,都会沉浸在问题的思考中。在视频中,他说,他特别珍惜每天 15 分钟的「淋浴时间」[5],这样可以帮助他对一些零散的信息进行连接和结构化思考。别小看这 15 分钟,它也许就是老蒋持续保持高质量思考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在碎片时间里,我们可以尝试更多的思考,可以做的有三件事:

第一件事:在碎片时间中收集信息,留给未来拥有大块时间的自己

我们学习的过程是:信息-知识-实践-吸收。信息时代下,光是被动接收,就能获取极其庞大、混乱的信息,我们需要在信息中去辨别有用信息和垃圾信息,有用信息要辨别是事实、观点、知识、立场。如果靠我们的「专注模式」来处理,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那该咋办?答案是用「发散模式」的「直觉脑」进行处理。《思考快与慢》里介绍了两个概念:系统 1 和系统 2,前者指的是大脑直觉和默认模式下的行为,后者主要支撑逻辑推导。

而我们学习的过程,是经过重复的实践和训练,连接构建新的神经元,最后形成直觉判断。就像很多人能轻易地识别不同的亚洲人的脸,但对欧美的脸有脸盲症。 

所以,不要低估你的「直觉脑」,它可以很大程度上帮你提升获取信息的效率(这里更多指的是识别对你有益处的事情,比如和工作、学习相关,没有信息量的娱乐信息不在讨论范畴)。

在看到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时,我们可以运用「直觉脑」简单浏览个大概,用 2 分钟的时间看下内容大致的框架。如果判断内容质量不错,也是自己需要的,就可以先发到自己的 Cubox(一个整理待读文章的应用) 里对文章打上标签,之后在有足够的时间时,进行深度阅读。

第二件事:把碎片时间用来做发散思考,琢磨一些比较重要的事。

《名侦探柯南》有个惯有桥段:柯南每次在搜集案件信息到某个程度时陷入到瓶颈,都会因为受到外部信息的一些启发,然后脑中一道闪电劈下,所有的谜团在顷刻之间连成一条线,然后毛利小五郎睡着了。

这背后的原理是「契可尼效应」(Zeigarnik effect)[6],指的是还没处理完的事,比已处理完成的事印象更加深刻。就像没有清理的电脑缓存,即使被打开了其它的程序,仍然会在后台默默运行。我们可以通过强化主线任务在大脑中的权重,然后再进入发散模式下,让它与更多可能性连接。

碎片时间是特别适合我们去发散的,「L先生说」主理人 Lachel 也有表示,他每次遇到创作瓶颈时,他会把关键的信息和任务再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出门散步,去商场逛一逛,也许商场上的某一个商品,或者过路人的随便一句话,会激发他的创作灵感。

第三件事:把和主线任务不相关的灵感都记下来

当处在发散模式的时候,你的大脑可能随时会产生出新的想法和创意,但是因为害怕忘记,就会持续在大脑里反复回忆。但它在碎片时间的时候,阻挠你用后台去处理主线任务。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立马它记下来,腾到笔记里去。类似于闪念笔记,你可以用 flomo、Cubox、印象笔记等软件进行记录。不用软件也没关系,哪怕直接发给自己微信也可以。

说了那么多,核心想表达的就是:不要在碎片时间里「深度获取」信息,而是做「发散思考」。希望对你有启发。

随便聊聊

我在撰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也会刻意地去运用发散模式。前天晚上临睡前,我会特地看一下已经列好的不成型的文章提纲,强化印象,然后闭眼进入意识朦胧的阶段,这时候,突然蹦出了一些文章的新点子,我就立马记在了手机里。

碎片时间拉开人生差距?我是这么看的(图1)

最后聊聊知识付费,从得到 APP 刚刚诞生开始,我就在使用它,我可以说是知识付费的重度用户。也因为其中的课程,让我对经济学、心理学、商学有了更多的了解。 

知识付费的理念是让我们在碎片时间也能学习,目的是帮助用户节约时间,但其实学习是一件特别消耗时间的事,因为你光是阅读、看懂也没有用,还需要把它和你了解的实际案例相结合,完成对知识概念的重构。

在这个过程中,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经过了一次完整的思考和逻辑推导。得到的专栏课程和听书音频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其本身的内容是价值的信息。但是它需要你放下淋浴喷头,拿出笔记本,坐在书桌前,以更专注的状态去学习、思考、输出和践行。

内容参考

[1]《为何知识资本将胜过金融资本》-刘少楠

[2] 王潇著.五种时间:重建人生秩序.中信出版集团.2020:161.

[3]「三五环」-刘飞(在小宇宙上可以看)

[4] 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学会如何学习》(在B站可以看)

[5]「淋浴时间」-老蒋巨靠谱-互联网会缩小认知差距吗

[6]「契可尼效应」-L先生说.为什么每天都那么累?


阅读全文